金門酒糟牛的娘家,金門牛農的強力後盾

30年前,圓頭是第一位投入以酒糟飼牛的牛農,歷經飼養、加工、料理,深知產業問題並突破層層困境。

30年後,酒糟牛教父決心帶頭做得更好,成為支持牛農的力量,打造圓頭肥育場與牛農契飼,讓牛農不再擔心後續銷路問題放心養牛,也替消費者把關牛肉品質,專業肥育、用肉分級,保證消費者吃到滿口安心與滿意。

 

🐂圓頭牛解決酒糟過剩問題🐂

民國77年因金門酒廠產量激增連帶產生大量酒糟,造成了海洋汙染,農委會積極協助尋找因應措施,派請當年時任台南肉牛運銷合作社理事主席的會榮泰先生組織專家學者團至金門調研,提出了「酒糟養牛,就地回收,循環再利用」的構想,並以肉牛養殖為主,就此開啓了金門酒糟養牛產業。

👨🏻‍🌾圓頭伯解決牛肉低價問題🧑🏼‍🍳

20 年前因疑似牛結節珍導致金門牛肉出口受到限制,產業受到嚴重衝擊,養了牛卻沒有銷路,農民束手無策,於是圓頭從「牛肉角」產品開始協助消化牛肉,打響金門牛肉乾知名度, 然而根據官方統計數據,截至111年8月為止金門共有6,168頭牛,黃雜牛的屠宰量在110年卻只有734頭!產銷比例失衡、牛隻賣價低迷 , 起因在於多數廠商 選擇以國外進口牛肉代工,掛上「金門牛肉乾」名號銷售,看似蓬勒的商機真正回歸到農民的收益卻寥寥無幾。

圓頭自107年配合金門縣政府以一公斤70元進行價收購,到111年持續提高收購價格,統計至111年11月平均為一公斤85元,112年價格已回升到100元,支持金門在地牛農安心養好牛!

⛰️圓頭養牛之外更重要的事🌱

目前多數金門農民年事已高,利用閒暇時間,每天清晨及傍晚至少2趟餵養酒糟、草、水,還要隨時照顧牛隻健康、起居,養殖環境大多缺乏機具、牧場規劃,過程相當耗費體力,近年又因牛隻價格、出口政策不穩定,新世代相對沒有接班意願,牛隻不易轉手,原本是休閒的日常,可能變成牛農的負擔。

圓頭回到家鄉珠山村,整理了小時候隨爸爸種田的田地,從養殖了20多年的牛農阿伯手中承接了82頭牛,這次我們不僅僅是養牛,更希望能幫助酒糟牛產業永續經營,並透過酒糟牛生態環境教育,讓這個產業代代相傳在金門島上,以永續考量,與金門牛農攜手一起面對即將出現的「牛農世代斷層」問題。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