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關於圓頭


 

圓頭是誰?『回歸源頭、圓融愛鄉、全心投入,守護農民』

金門牛肉乾創始者「薛承琛」—外號「圓頭」,出生於金門珠山村,畢業於金門農工農科。在金門農民眼中,是一位勇於嘗試、打拼肯做的小伙子。

 八○年代的金門,金門酒廠廠長—賈芸,一句「賈廠長,賣真酒」的行銷口號,成功擦亮金門高粱這塊招牌,銷量跟著節節上升;但另一方面,因製酒而造成大量的酒糟廢棄物,已超出金門所能承受的量,只能倒入海裡,造成嚴重的污染。 

此時,圓頭站了出來,奮勇擔任示範酒糟養牛的第一人,只因一顆愛家鄉的心跟解決污染的熱忱,一頭栽入飼牛產業三十年,並創辦「良金牧場」,打響「金門酒糟牛」的名號。由於金門生鮮肉品禁止輸入臺灣本島,造成滯銷。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圓頭於2001年成立金門首家肉品加工廠,並且陸續多元化開發酒糟牛肉商品,達到全牛各部位運用、零浪費的創舉,可喻為「金門酒糟牛教父」。 

2020年,一同打拼的夥伴選擇分道揚鑣,圓頭黯然地離開一手創立的良金事業。但金門是圓頭的家鄉,也是付出半甲子的所在。個人的事業可以結束,但對金門農民的責任與使命不能停下,圓頭重拾三十年前創業的毅力,創立「圓頭ㄊㄡˊ」新品牌 圓頭農牧食品公司 ,作為金門農民、牛農熟知的老夥伴,透過新面貌、新展望投注在金門這塊充滿感情的土地上,重新再出發!

『圓頭肉乾』一份守護故鄉的滋味

與肉乾的記憶連結,是出遊時車上的陪伴、是朋友相聚時的零嘴、是回阿嬤家的味道、是小時候過年過節的場景,還是對家鄉的情感?

金門鮮肉無法外銷、沒有加工後援,導致肉販擔心肉品滯銷問題,無法常態供應溫體肉,大多搭配冷凍肉銷售。雖然圓頭離開了良金牧場,但對金門農民的照顧使命仍孜孜在念,圓頭堅持與農民並肩的理想,與當地農民契作,最新鮮肉品製作新鮮肉乾,來作為農民的後盾,讓他們可以無滯銷之憂的在市場提供新鮮食材給居民料理,使當地居民與消費者都有新鮮的肉品和肉乾可以享用。

原本從經營良金牧場,一家牧場,轉換成照顧全島契作農民,圓頭肩膀上的擔子更重,卻仍秉持著「在地食材、在地生產、用心與農民共同打拼、做有良心追得到源頭的食物」之理念,繼續與農民共同努力。「圓頭ㄊㄡˊ肉乾」採用金門在地新鮮溫體肉品製作,肉質Q彈,保有天然肉汁、香氣與鮮度,不添加化學接著劑,溫體肉新鮮膠質自然結合,才是真正的—新鮮、健康、美味。

圓頭30年職人團隊大紀事

圓頭農牧食品公司 雖創自2020年,不過可回朔源自1990年起,為金門酒糟牛癡迷,一生都要做飼牛人,一輩子為飼牛驕傲。

1983年,金門農工農經科畢業,任職於金門林務所及縣農會果菜市場,開啟了圓頭實踐於金門農牧產業的使命。
1986年,於珠山村,投入新台幣15萬元,養29頭黃牛。
1990年, 受啟蒙恩人時任台南縣肉牛運銷合作社理事主席曾榮泰賞識,創辦良金牧場,成為金門首位與政府攜手示範養殖酒糟牛的牛農,解決酒糟污染問題,最高養殖頭數1300頭。
1995年,遭遇金門豬隻水泡疹、1999年牛隻疑似口蹄疫,金門牛隻活體禁止銷台共10年6個月,牧場虧損殆盡。
2000年,申請金門縣政府加工補助25萬,創立金門首家肉品加工廠,開始研發生產牛肉乾,為做市場產品差異化,創始隨身包牛肉角。
2004年,多元化開發酒糟牛肉商品:牛肉爐、牛肉精、牛肉牛軋糖…,達到全牛各部位運用,零浪費。
2006年,擴建新良金牧場,建置環保循環養殖系統。
2015年,創始溫體酒糟牛肉麵,實踐牧場-餐桌推廣酒糟牛肉
2020年,與縣政府合作,發起金門牛隻保價收購,產銷調節計畫,幫助牛農解決牛肉滯銷問題。
2020年,創辦圓頭農牧食品有限公司,做農民產銷加工後盾

圓頭過去經營一家牧場,今後要照顧全島契作農民,圓頭農牧食品做農民的後盾,用在地肉品、食材加工,做你我吃了安心、新鮮的產品。

圓頭故事